为打造智慧化、文化型餐饮服务新标杆,4 月 1 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北校区新食堂改装项目论证会。学校党委书记赵彦军、校长刘乃君等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基建处、发展规划处、后勤处、学生处、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人及行业专家代表参会。会议由后勤处处长廖天滨主持。
【多维规划 描绘智慧餐饮蓝图】
会上,项目经营单位通过三维可视化方案演示,系统展示了“一轴三翼”的改装思路:以食品安全为中轴线,构建智慧监管、文化育人、服务创新三大体系。改造后的食堂将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配备智能结算、AI 人脸识别等智慧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师生消费习惯,动态优化菜品供应。空间布局上,采用“错层主题化”设计,配套休闲书吧、美食工坊等复合功能区。

【专家把脉 筑牢安全质量防线】
天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吴英宝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强调改造需把握三个核心维度:一是流程设计要符合要求,确保生进熟出单向流动;二是设备配置要选用节能高效产品,达到环保标准;三是监管体系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实现食材来源可查、加工过程可控、问题产品可溯。
【高位部署 构建三全育人矩阵】
学校党委书记赵彦军在讲话中指出,本次改装要实现“硬件迭代、服务升级、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目标,将食堂打造为三全育人重要阵地。重点推进五项工程:一是实施“安全筑底”工程,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消防法》,建立联合督导机制,确保流程布局合理、消防通道畅通、追溯系统完备。二是推进“智慧赋能”计划,构建智能备餐模式,采用 48 小时电子留样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监管。三是创新“服务提质”行动,推行“一层一主题”错位经营,开发定制化餐饮服务,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四是打造“文化浸润”空间,建设校史文化长廊、学生美食工坊,将校训精神融入环境设计,设置互动体验区。五是建立“工期保障”机制,实行进度倒逼制,确保 8月底前竣工,9 月 1 日正式投用,过渡期同步做好师生用餐保障。
后续,学校将组建由后勤处、基建处、发展规划处组成的监督小组,全程跟踪工程质量与廉政建设,确保把这项民生工程建成师生满意的精品工程。